第36集:藏海假辞官引真凶 查档案知赵秉文是同窗
藏海向内阁递了辞呈,想等皇帝批准后,带香暗荼、高明等人离开京城。香暗荼先把府里的丫鬟、仆人都打发走了,隔天藏海收拾行李时,发现高明不在家,问了才知道“高明去买马拉行李了”。很快,高明带着赵秉文来了,赵秉文直接带藏海去京城的贫民窟,让他“再做一次选择”。藏海看到难民们衣不蔽体,心里很难受。赵秉文说“大雍官场贪腐严重,灾荒不断,灾民到处跑,科举也有舞弊,百姓没法活——蒯铎生前经常救济灾民,你留下来帮我铲除贪官,为百姓做事吧”。藏海看着赵秉文的背影,突然吓出一身冷汗——他一直怀疑石一平不是第三个仇人,却没证据,就和香暗荼商量“用辞官引真凶出来”:第三个仇人想要他手里的铜鱼,肯定会想办法留他在身边,方便随时杀他。现在赵秉文苦苦挽留他“进内阁帮忙”,藏海确定“赵秉文就是第三个仇人”。香暗荼怀疑“高明和赵秉文是一伙的”,藏海想“接近赵秉文,找机会动手”。当晚,高明去找赵秉文,说“担心藏海做不了内阁的事”,赵秉文却担心“藏海会走蒯铎的老路”,决定“把藏海留在身边,方便保护他”,又催高明“尽快从藏海那里打听第三条铜鱼的下落”。藏海正式进内阁上班,赵秉文对他格外照顾,藏海做事很认真,不敢有一点马虎。他翻了几年的票据,都是赵秉文的签名,发现赵秉文“是个廉洁的好官”,却还是不放心,继续暗查。八公子来找香暗荼,一眼认出“玉仞山风光图”是她父亲赵秉文的,好奇“怎么在你这里”,香暗荼说“这画是从石一平家抄来的,藏海向皇帝要的”。藏海向赵秉文申请“给灾区拨款”,赵秉文担心“钱会被贪官吞了”,想“向皇帝申请降官员的俸禄”,又给藏海讲了很多为官的道理。香暗荼把画的事告诉藏海,藏海也觉得“不对劲”。八公子回家找那幅画,却只看到空盒子,赵秉文说“我送给石一平了”,又劝八公子“别再演话本,在家学女工”,还让管家赵更“派人盯着八公子”。藏海加班到很晚,从同事口中得知“石一平生前一直跟曹静贤、庄庐隐对着干”,藏海之前误以为“石一平和曹静贤关系好”,同事说“我跟着石一平多年,他和曹静贤是死对头”,还拿出石一平生前整理的名册。藏海随手翻了翻,发现“曹静贤入宫前叫陆悯”。藏海从老太监那里打听出“陆悯入宫前就自宫了,是自愿当太监的”,又查到“陆悯在大雍学宫读过书”。他去大雍学宫查学生档案,果然找到了陆悯的名字,还发现“赵秉文和庄庐隐都是陆悯的同班同学”。藏海每天早出晚归,累得不行,高明埋怨他“跟我疏远了”,藏海随口问“你以后想做什么”,高明说“只想陪在你身边”。藏海确定赵秉文是第三个仇人,想杀他报仇,香暗荼尊重他的选择。藏海让香暗荼“准备一下,明天请赵秉文来家里,问清楚真相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