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集:《救亡日报》组织170师壮行仪式 任素宁入职与报社遇炸迁岩洞
170师即将开赴前线抗日,《救亡日报》主编决定为部队举办壮行仪式。决定下达后,众人自发筹备,两位编辑还邀请了附近居住的知名文人,王鲁彦也在邀请名单中。壮行当天,上万民众为部队送行,大家手持抗日小旗和醒目标语,无数学生自发走上街头高唱《义勇军进行曲》,场面壮观。部队战士们深刻体会到肩上的使命,暗自誓要将日寇赶出中国。我党组织的这场盛大壮行,也震撼了国民党核心力量。白崇禧即将随部队上前线,临行前特意与黄旭初谈话,叮嘱他务必稳住后方民众。白崇禧掌握不少内幕消息,知道上级态度摇摆,担心自己部队上前线后,若接到议和指令,首当其冲会牺牲他们。他还建议黄旭初搞好与当地“政治联盟”的关系——该联盟对外形象有文化气息,且积极拉拢进步文人,若桂林沦陷,可效仿东北搞独立。国家危难之际,部分国民党官员仍在为自身后路盘算,缺乏坚定抗日决心,令人愤慨。随着《救亡日报》印刷量扩大,报社急需人手,于是向任素宁发出邀请,问她是否愿意担任前线记者。任素宁欣然同意,激动得险些落泪——用笔墨控诉日军暴行、号召民众驱逐鞑虏,本就是她的毕生梦想。任素宁随后邀请作家艾芜加入报社。艾芜家在偏远山村,平时在家写作,妻子靠打零工补贴家用。听闻邀请后,艾芜决定克服生活困难,前往编辑部工作。当时编辑部事务繁忙且无工资,能留下来的都是默默奉献的可敬之人。艾芜收拾行李时,天空传来飞机轰鸣声。他起初认为乡下偏远,日军轰炸机不会深入,可话音刚落,四周就响起爆炸声——日军敌机竟轰炸了山村。大量民房坍塌,不少人伤亡,街头只剩哭声与呼救声,昔日安宁的村庄瞬间变成人间炼狱。任素宁从废墟中爬起,焦急寻找艾芜,万幸艾芜没有受伤。艾芜挣扎着起身,不顾危险去寻找妻子。报社的印刷机器和设备在轰炸中严重损毁,考虑到后续可能还有轰炸,领导层经慎重商议,决定将报社迁至岩洞,并积极筹措资金准备复刊。